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泛亚电竞 > 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发布有哪些需要了解的?

发布时间: 2023-10-29 次浏览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发布有哪些需要了解的?接触医疗行业蛮久,在二甲西医、三甲中医院相继做过医务、病案、质控、数据统计、医保等工作,中间还跑出去在商业保险公司做过寿险总部理赔作业岗,其实也得益于不同岗位经历带来的不同岗位经验,使得自己更加明白医疗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就谈谈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写一下个人对制度的心得体会。欢迎医疗同仁互相探讨。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目的是为加强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引导和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安全,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在现行医保DRG/DIP支付方式中更对其有着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也密切相关。

  1、坚持体系创新,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医院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不同医院间的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2、坚持模式创新,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全链条服务模式,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

  3、坚持管理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

  依据《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三级妇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7年版)》等各项指南

  1、医院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指南,严格落实卫生与健康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控制医院规模,重视医院内涵建设;明确院功能定位,开展与自身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充分发挥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对口帮扶、医联体等多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模式。

  2、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反映医院的整体能力水平和学术地位。指南将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基本标准为临床专科应当达到的基础能力要求;推荐标准是鼓励临床专科提升能力后达到的要求,是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方向指引。 说明:疑难重症和关键技术中涉及到的检验、影像、病理及药学服务等内容,应当由医院统一设置的医技科室统一提供。可以提供的疑难重症和关键技术服务能力,是指包含但不限于列表中的疑难重症及关键技术能力,提供的数量越多,表明服务能力越高。

  3、关键医疗技术如涉及限制类医疗技术等,应当按照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经自我对照评估符合所规定条件的,由核发其《医 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该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明,并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方可开展。

  4、医院通过对各科室进行评估学科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学科现有疾病诊治、疑难重症诊治、关键医疗技术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针对学科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制定学科病种和技术发展计划,为医院学科建设整体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进行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储备。

  5、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包括:机构准入管理、技术准入管理、人员准入管理,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学科建设,技术管理,法学、伦理学和社会学层面的内容。

  6、学术委员会是对医院学科建设工作进行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的机构,学科建设工作在医疗技术方面主要是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医院定位,围绕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论证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专科建设方向,审议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判定科研课题、科研项目,从而在顶层设计上研究和推动新技术的开展。

  7、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后,按照“建设与管理指南”(例《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基本标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等),从基本条件、人员配备、建筑设施设备、质量管理,监督指导等各方面,取得相应的诊疗科目资质。

  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是现在医疗行业最基本的目标,其中质控指标是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工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一直在致力于国家质控指标体系的建设。这个指标体系有多方面的层次及含义,包括医疗机构层面的,比如针对三级或二级医院的质控指标;专科层面的,比如产科、麻醉科、呼吸科等等;病种层面,比如重点的肿瘤性疾病、单病种质控指标,其中产科的剖宫产术目前也作为单病种的一类,设定相应的质控指标进行质量管理;医疗技术层面,包括内镜技术、技术等。

  由此可见,整个指标体系的建设是从多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衡量。对医疗技术质量控制管理而言,目前发布的质控指标属于指标体系建设中的专科能力,专门技术层面的指标。尤其是对于国家和省级层面全面监管的限制类技术,予以补充和完善质控指标也是后续工作的方向。

  1.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院长是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1)决策层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其主任委员由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及质控指标制定,以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论证、动态评估。

  (2)控制层为医务部,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日常管理工作,监督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包括目录管理、手术分级、医师授权、质量控制、档案管理、动态评估等制度。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分工履行相关职责。

  (3)执行层为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成员为质控医师(技师)、质控护士,负责本科室质控管理,发挥主要执行作用。

  1、通过医疗技术质控指标,主要发挥其对医疗质量的测量作用及导向作用,进而建立持续学习和改善患者安全的质控体系。质控指标虽是经由质控中心行业专家遴选,行政部门专家论证,但其最终落脚点仍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因此对指标的解读至关重要,利于后期指标体系的良好运行。

  2、通过以质控指标为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参照《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了解全国相关医疗技术质量基线水平,从而为后续质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通过指标横向比较,帮助质控工作补齐短板,通过指标纵向比较,动态了解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质控信息平台的搭建,未来也将采用信息化手段发挥质控指标参与质量管理的最大效能。

  3、质控指标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但非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质量哪些部分需要更改,以及如何改进。医务人员不仅仅要关注临床每一例患者的处理,也要参与整体质量的管理,通过对指标的关注和理解,规范临床操作行为,从患者的安全出发,最终达到提升质量的目的。同时,质控指标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质量的提升,专科特点的变化,关注点也会随之变化。指标应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也将促进指标的不断调整和指标体系的最终成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反映质量的敏感性、时效性、准确性。

 
友情链接
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交会中洲中心北塔20楼
Copyright © 2012-2023 泛亚电竞集团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0906号-1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