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泛亚电竞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NEWS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中国金融》|刘连舸:薪火传承百十载 开拓创新向未来

发布时间: 2023-11-07 次浏览

  《中国金融》|刘连舸:薪火传承百十载 开拓创新向未来2022年是中国银行成立110周年。11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中国银行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百年老店”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壮大、超越的生动缩影;继往开来、初心不改,中国银行与新时代同发展共奋进,致力于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发展阶段续写第二个百年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一家持续经营110年的银行,中国银行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百年奋斗铸就辉煌伟业,努力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应有贡献。

  清末民初,中华大地山河破碎、民族蒙难,外国资本垄断中国国际汇兑和对外贸易,攫取大量政治经济利益。在辛亥革命大潮中,1912年2月5日,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自此,中国银行便以“国民经济枢纽”为己任,自觉肩负起振兴民族金融业的历史使命。1928年,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汇兑专业银行,以“建设近代化、国际化大银行”的远见卓识,率先借鉴国际经验进行管理机制和业务改革,努力拓展国际经营网络,积极发展投资、保险信托等多元化业务,主导行业征信、清算和汇划体系建设,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民族金融业中居于领先地位。截至1930年底,中国银行在全球43个国家发展了62家国外通汇行、96家特约代理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银行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供应军需、筹措资金、扶助实业、发展农贷、稳定金融,助力畅通侨汇渠道,创下了吸存、投放、外汇基金摊垫、后方增设机构等数项经营之最,1939~1945年累计办理侨汇2.3亿美元,太平洋601099)战争爆发后全国侨汇近半数由中国银行经收,成为支持抗日战争的金融中坚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率先接受党的领导,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外汇专业银行,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发展。中国银行积极投身巩固新中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努力筹集外汇支持轻工、纺织、冶金、机械、化工等多个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中国银行加强“银贸协作”,通过复活“购买证”、改变贸易方式、出具担保换开信用证等措施,积极参与反封锁、反禁运和反冻结斗争。1972~1976年,中国银行共提供外汇贷款8.8亿美元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改变了货物运输依赖租用外轮的局面,打开了对外贸易的新大门;五年间,中国银行累计发放外汇贷款21.1亿美元,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生产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社会各层面发生深刻变革,中国银行发挥国之金融重器作用,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中。1979年,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积极开展“三贷”业务、筹措国际商业贷款、率先进入国际债务资本市场,筹集大量资金支持基础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占同期国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曾高达88%,成为国家对外筹资引资主渠道。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按照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总体部署,1994年,中国银行逐步由国家外汇专业银行转变为本外币兼营、业务品种齐全的国有商业银行。2004年,中国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率先实现“A+H”股上市,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银行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全力支持“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融通世界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银行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践行责任担当中实现自身跨越式变革。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服务大局中稳健发展。不断加大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为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增强产业聚集效应、保护生态环境等融通资金,完善政银企合作平台、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撮合等服务机制,持续提升区域辐射能力。2021年,中国银行开展的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多项先行先试业务均保持同业领先地位。巩固全球化特色优势,擦亮跨境金字招牌。主动融入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主动脉,2015~2020年累计跟进沿线个,累计完成各类授信逾1851亿美元;优化全球网络布局,境外机构已覆盖海外62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清算量保持全球第一,境内国际结算业务量、外汇交易业务量保持中资同业第一。顺应深化改革趋势,综合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19~2020年相继设立中银金科、中银理财、中银金租以及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中银证券成功上市,中银富登法人实体正式成立;综合经营公司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业务贡献度不断提升。

  110年励精图治,中国银行已经发展成为实力卓著、底蕴深厚的全球性大型银行集团。2021年,中国银行连续11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全球银行品牌500强”中均排名第4位,在《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14位。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中国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承百年奋斗精神,开拓创新抓住新机遇,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从国际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银行业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弹蔓延、气候变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东升西降”趋势更为突出。得益于疫情防控有力、宏观经济政策精准高效,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国际经贸格局深度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重要趋势,RCEP推动亚太经济互联互通,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310328)。在此背景下,全球金融格局进一步加速“重心东移”,中国银行业稳步走向全球舞台,市场地位和话语权持续提升。

  从国内看,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银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高效畅通内循环,聚焦扩内需、促消费,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中国银行业植根国内大市场,处于重大的发展机遇期;高水平对接外循环,推动稳外需、保出口,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中资银行积极“走出去”、外资银行加速“引进来”,在竞争中激发活力,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从金融业看,改革创新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方向,中国银行业在变革中加快转型发展。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蹄疾步稳,金融功能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型商业银行下沉重心、中小商业银行回归主业,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健全,直接融资渠道日渐畅通,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并开市,债券“南向通”上线启动,为银行业轻资产、轻资本转型和综合化经营提供了重大契机。金融科技步入快车道,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持续深化,安全性和合规性不断增强,银行业加速构建场景生态圈,开放银行、数字银行、智慧银行是大势所趋。

  后疫情时期,中国银行业依然面临挑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发达经济体债务高企、通胀问题突出,货币政策转向引发外溢效应,可能造成资本市场动荡、金融风险加剧,中国银行业外部风险犹存;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深入推进,部分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局部性、暂时性风险有所发生,中国银行业面临新旧风险交织压力;银行业自身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产品创新、业务转型、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全球竞争力依然不足,“由大变强”仍然是艰巨任务。

  新形势下,中国银行提出了“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的愿景目标,全面开启新征程。中国银行将一如既往,从百年辉煌中汲取智慧力量,自觉担负起“融通世界 造福社会”的使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坚持党的领导,引领发展方向。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全面从严治党,带动全面从严治行。认真研判国内外复杂形势,积极把握新机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以高质量金融服务稳住经济基本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中的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中国银行发展和竞争的优势,确保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为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促进中国银行长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聚焦“八大金融”,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本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攻关领域;以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为绿色产业发展、高碳产业转型、绿色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价;以跨境金融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以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扩内需,满足人民收入提高带来的金融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供应链金融服务现代产业体系,融通上下游产业链条;以县域金融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构筑“一体两翼”,提升服务质效。综合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境内商业银行为主体,以提升全球化专业优势为重点,以优化综合化经营特色为突破。聚焦重点区域、重要行业和重大项目,创新产品体系,拓展金融服务网络,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开拓境外市场潜力,实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把亚太市场做大做强、把发达市场做深做透、把“一带一路”市场做精做细、把新兴经济体市场做稳做实,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把握综合经营业务发展规律,协同联动综合经营子公司,优化股、债、贷、投、保、租等多元化服务链条,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制定企业级能力解决方案,完成企业级业务架构、IT架构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数据互通、系统互联,赋能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建立数据治理与数字资产运营服务体系,打造统一数据平台,覆盖精准营销、精细化管理、智能风控、客户引流等各环节,实现数据规范引入和安全使用。创新数字化业务模式,加快场景与生态建设,构建丰富灵活的数字公司金融、移动优先的数字个人金融、数字驱动的同业金融、精准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流程齐全的数字供应链金融,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数字化金融服务。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统筹发展安全。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守底线思维,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防范化解风险,强化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研究,主动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信贷结构,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加强对全球宏观政策、债务结构、资本流动等的研判分析,建立对国别风险的动态判断机制,确保境外机构流动性安全、资产质量稳定和连续合规经营。健全智能风险防控体系,打造面向未来、更加智能的风控平台。

  2022年是中国银行成立110周年,百年中行牵手百年奥运,是时代赋予中国银行的光荣使命。2008年,中国银行作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银行合作伙伴,为奥运会提供了专业化、国际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成功创造赛事期间“客户零投诉、服务零差错”的佳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金融企业的优秀品牌形象。2017年,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再次携手奥运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双奥银行”。中国银行贯彻“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一是综合化绿色金融服务。坚决落实《中国银行冬奥金融服务碳中和计划》,通过绿色设计施工、流程优化、使用绿色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出行、购买碳配额等措施,推动所有冬奥会服务办公场所、设施设备、物料实现碳减排和抵消。全力支持冬奥会绿色项目及绿色产业发展,为“冰丝带”、京张高铁、“三场一村”等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项目提供综合投融资服务,为首钢工业区搬迁改建、张家口绿色能源等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提供授信支持。选聘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权威认证服务,确保冬奥会金融服务符合国内外通行的低碳标准。

  二是便捷化支付服务。创新多元化的主题产品,陆续推出8款冬奥会冰雪主题信用卡、借记卡,其中联合Visa、银联共同发行的冬奥会主题双标信用卡将成为冬奥会场馆内主要支付产品之一。数字人民币亮相冬奥会,为客户提供软钱包、硬件钱包两大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目前已在北京和张家口地区打造了4万多个受理场景。为境外来华机构与个人制定专属服务方案,优化冬奥会账户服务、结售汇、跨境汇款等业务流程,提供9种外语咨询服务。

  三是专业化赛时服务。优化冬奥会赛区网点布局,在三个赛区的冬奥村、主新闻中心、张家口媒体和转播中心等场馆内设立5个临时网点和4个离行式自助设备区,提供28种外币现钞服务、全天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自助外币兑换服务等。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组建300余人的冬奥会金融服务队伍提供现场服务。服务保障全面到位,建立冬奥会联席沟通机制,协调落实赛前筹备、赛时值守、赛后收尾阶段的工作任务,第一时间为一线解决问题。

  未来,中国银行将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国家部署,锚定战略目标,全力投身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金融力量!■

 
友情链接
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交会中洲中心北塔20楼
Copyright © 2012-2023 泛亚电竞集团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0906号-1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